![](images/contact_cn.jpg)
衛星中心強化影像統籌平臺建設 支撐標準時點核準影像保障
近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應用中心充分依托影像統籌服務平臺順利完成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標準時點核準首批次遙感影像數據保障工作,全國31個省級普查辦已全部領取衛星影像并反饋了數據利用情況,首批次影像保障工作有序、高效完成。
標準時點核準遙感影像保障工作開展以來,衛星中心不斷建設和完善影像統籌服務平臺,統籌獲取多顆國產衛星和商業衛星影像數據,為全國各省級普查辦提供影像保障服務。影像統籌服務平臺在統籌獲取多源遙感影像數據的基礎上,可實現多源數據的標準化處理、云區提取、最優化利用分析等功能,結合影像質量檢查系統及數據分省組織、影像數量核查等一系列輔助工具,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影像統籌服務流程,為標準時點核準首批次遙感影像保障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影像統籌服務平臺的支撐下,綜合考慮不同地區國產衛星存檔數據覆蓋情況,經與各省級普查辦逐一對接溝通,衛星中心編制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標準時點核準遙感影像獲取保障實施方案》,確定了各普查任務區的影像分發計劃,詳細介紹了標準時點核準遙感影像數據保障的工作流程以及多源影像的利用原則和使用方法,并據此完成了首批次標準時點核準遙感影像保障工作。
首批次分發的影像數據以資源三號衛星影像為主,包括高分一號、天繪一號、以及資源一號02C等國產衛星影像共6886景。根據各省級普查辦反饋數據利用情況的統計結果,首批次分發的可利用影像總覆蓋面積約532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標準時點核準任務區總面積的56%,多數普查任務區首批次影像覆蓋率均在50%以上,達到了既定的影像覆蓋目標。在首批次影像保障工作中,衛星中心提前將統籌獲取的影像逐省組織并拷貝至高性能移動硬盤,有效提高了影像分發效率。
衛星中心還將繼續按照“便捷、順暢、優質、高效”的工作方針,堅持“國產為主、多星協調,按需獲取、科學統籌,階段會商、即時調整”的實施原則,加強與省級普查辦的溝通交流,詳細解答影像分發和使用中的各類問題,及時匯總各省反饋的影像覆蓋空白區,定期開展覆蓋分析,并與國產及商業衛星數據源單位會商,多星協同拍攝,優先覆蓋影像空白區,按照既定的分發計劃全面做好標準時點核準遙感影像數據服務保障工作。